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軍眷五十年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民國五十八年雙十節,參加陸軍總部舉辦的一百對軍人的新婚典禮,在陸軍總部的大操場(今中正紀念堂,民主廣場),恭請總司令于豪章上將福證,當場頒發結婚證書,禮金一千元(在當年自己認為是個大數目)、眷屬補給證。公費新婚洞房在杭州大飯店,公費婚紗攝影在博愛路總統府左邊的白光攝影社。
 
從二等兵,自最底層起到軍官,經嬸嬸做媒成婚。結婚滿五十周年(金婚),從小兩口迄今變成半個排的子孫,親友、同學戲稱我「增產報國」。目前有:上尉、中校、上校,都是研究所畢業。孫輩有在讀大學的,還有幾個國民中小學在學的。
 
老黃埔陸官(大陸母校)有副對聯「升官莫入此門/發財請走別路」,深刻我心。在當年(約一九六二年前後)臺灣社會有「好男不當兵,好鐵不打釘」的成見下,個人立志以「壞鐵打好釘」堅毅蠻幹!從大學英文系就學中,投筆從戎。理光頭,在新竹縣埔頂關東橋陸軍第一新兵訓練中心入伍,當時二等兵月俸七十五元,扣除軍樂園配給軍菸錢,還在襪子裡頭藏了五十元,等待探親假日,親手捧給母親以報恩。
 
當時我還暗自慶幸,能回父母家休假,同在一個排入伍當兵的,都是回國升學的僑生,有來自香港、韓國、印尼等。記得班上有位同學名叫「朱金周」,後來讀臺大,他自我介紹時說:朱德的朱、金日成的金、周恩來的周。在那個戒嚴的年代,真是聽得心驚膽跳呀!
在軍中真正體會到馬革裹屍、士氣豪壯的遠見,例如,在楓港進行登陸演習,潮水突襲導致小艇翻覆,匯集四十六具棺材,找遍了南臺灣各地的棺木店才備齊。在跑馬場「車籠埔」軍營操場,公祭亡靈!上校旅長命我讀祭文,記憶猶新。
 
投筆從戎十多年,役滿後,再度回大學求學。一路從學士班、碩士班到博士班,領取博士學位後再讀取文學碩士,過程就像從二等兵入伍時的場景一樣。從國立中央大學研究所,到澳大利亞念南澳大學先進科技研究所(ATM, Uni.SA),後來到美國加州念普萊斯頓大學企業管理博士(DBA, Ph.D., USA)。
 
【作者速寫】戴宏興,民國五十一年入伍,六十一年退伍。陸軍(通信兵班長,陸軍排連長),情報官。
(點閱次數:789)